过完暑假,幼儿园的孩子们又要升班了,小班升中班,中班升大班,大班的孩子则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了。我看到身边一些家长朋友又开始焦虑,焦虑什么?无外乎孩子马上上小学了,算术、拼音、汉字、还学得不够好,万一到时成绩跟不上咋办?甚至一些家长已经计划着从这个暑假开始让孩子去上幼小衔接。
每当此时,我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婆婆也是同样的焦虑状态,当时她简直到了茶饭不思的状态。为何?听听她日常的碎碎念:
“坐楼底下听其他老太太都在炫耀自家孙子孙女会算几加几等于多少,甚至几十加几十等于多少了,可我的宝贝孙子连100个数都数不囫囵!”
“要不给小家伙儿换个幼儿园吧!看现在这个幼儿园整天就知道玩,不教算术、不教拼音,也不教写字,这到上了小学跟不上可咋办?”
“我儿子当年学习成绩那么好,如果我孙子不如我儿子,那怎么成?”
......
起初发现她的焦虑情绪,我也曾试图用一些专业的感统知识来开解她,奈何楼下各位老头老太太的炫耀对她的刺激一直在持续,所以今天她刚说“那好吧,让他再玩儿两年吧!”,明天她又会开始重复上面那些话。听得耳朵都长茧了,我也失去了开导她的耐心,每每她一说,我就各种顾左右而言他。
见我总是无动于衷,老太太终于决定亲自上阵,教我儿子学习。先从数数开始,她买来小黑板,在上面写上1-100的数字,一行10个,带着儿子念,起初贪玩的儿子为了尽快结束好去玩耍,会很配合,学得也快,婆婆还觉得沾沾自喜。谁知儿子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第二天再读,他还是乱数一气。这也罢了,数数还没学好,婆婆又急着教他做计算,十以内还没学清楚,又急着教20以内的加减,结果可想而知。故而那段时间婆婆每日动不动就气急,甚至还 口不择言开始骂儿子“笨!”“不上心!”
眼看事态有点严重了,我赶忙偷偷给儿子讲了“拔苗助长”的故事,并让他讲给婆婆听。
在老家种了半辈子地的婆婆如何不懂故事深意,当然很快明白自己的错处,再加上我的正面引导,以儿童成长规律晓之以理,才终于让“学习”计划彻底搁置!
今天在这里,小编再次摆出儿童成长规律,希望各位正在替孩子“学习”焦虑的家长,能放松心情,并避免“拔苗助长”的错误!
1.儿童思维发展进程
4-5岁: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形成
6-7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缓慢,难以掌握拼音的对应关系、拼读规律。
7岁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能运用推理能力。能建立拼音与汉字间的联系,把拼音作为辅助工具来识字。
你看,幼儿园的孩子根本就不具备学习拼音的能力,你急着让他学,他就只能通过枯燥的机械的记忆来达到你的目的,然而这样做,既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得到的结果也常常事倍功半,甚至还有可能令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在日后学好语文这一科目,最好这样做:
a.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的亲子阅读,经过一年、两年、三年,甚至几年、十几年的积攒,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在学习上主动自觉而优秀呢?
b.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比如:让孩子说说幼儿园发生的有趣事情。即使孩子说得不是很流畅,也请耐心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
c.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给孩子反驳或争辩是非的机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