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的育儿文章、网课遍布网络,在线下的育儿课堂也在全国遍地开花。可是,课程越多,专家越多,就有了更多的声音,很多声音还是彼此矛盾的!
比如:
- 有的专家说要尽早让孩子学习,这样才能更刺激大脑发育,利于孩子成长;
- 有的专家说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可揠苗助长,这样会害了孩子。
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今天,就来说一说“天赋递减原则”与“揠苗助长”。
(一)天赋递减原则
儿童的潜能开发遵循着一种规律,那就是递减规律。比如,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当的教育,将来就可能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将来也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
——这就是“天赋递减原则”。
我相信,很多父母听到这个原则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地升起焦虑与恐慌的感觉。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想要实现的事情。
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句话也证明了即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脑刚开始发育的时候也是大脑感应度最强的时期,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感应度开始逐步减退。而这个最初的时期,是从婴儿期(甚至胎儿期)就开始了。
那么,这个原则是不是意味着提前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知识(语文、数学、英语……),以便让孩子更早的开发智力、发展潜能呢?
其实不然,若抓不住孩子的发展规律,而盲目地开发和训练,不一定会对孩子有益,而且还会害了孩子。
(二)揠苗助长
蝴蝶破蛹:
有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因为打破蛹成为蝴蝶的过程也是训练它的翅膀变得强壮并准备飞翔的过程。在破碎的瞬间,蝴蝶体内的液体涌向翅膀,使翅膀更加强大。
如果有人帮助,并且在休息之后省略了努力突破的过程,因为翅膀不够强壮,它们会逐渐被自然消灭并迅速死亡。
所以,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去。
这就如同我们的孩子, 如果我们提前让他们接触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那么不但孩子做不好,而且还会让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这句话一阵见血,有很强的警醒作用!
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就如同有一些期盼孩子成为明星的父母们,不顾孩子的发展阶段,让几岁的孩子模仿成人唱伤情的歌曲,在舞台上扭捏作态。既没有孩童的天真,也没有成人的风韵,让人看了好不尴尬!
还有更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被逼着学钢琴、学英语,或者父母格外看重分数,考了第二名回家都会被批评等等,在本该嬉闹的童年,不停地让孩子上课、刷题,孩子短期内成绩是会领先的,但是如果孩子不是发自内心的学习,总是因为害怕父母而被迫学习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孩子有可能会厌学、抑郁,甚至出现悲剧。
可是,如何做才是顺应自然,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呢?如果前者蜗牛去散步,是否会错过孩子的智力开发期呢?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