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觉得教师压力大,工作累?没错,这年头,当个老师很累,想当个好老师更累!不过,除了抱怨,咱还能做些什么?当个好老师,真的那么遥远吗?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虽然,当今的窦桂梅已经名扬基础教育圈,但是,她常常向年轻的老师们说,当初,她这个从小山村里走出的东北姑娘,只能没人教什么课,她就教什么课,是“跑龙套”的“替补队员”。更让人羡慕的是,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提起孩子们,她始终笑容满面,始终优雅而幸福。
究竟是什么,让她成为了今天的窦桂梅?
听听窦桂梅的故事吧。
1.初心
故事:从“跑龙套”到转正,一定要做喜欢的事
我出生在吉林省蛟河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82年,15岁的我走出山村,走进吉林师范学校。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羡慕,我却不情愿──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就该成为一名好教师。
我跑市教委,跑学校,见到那些有机会让我当老师的人,便拖住不放,“我想找个小学去工作,让我当老师吧”。几经周折,我终于被调配到了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可是,我被分配在了教务处,还是做行政工作。
在这个岗位,我一干就是将近5年,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每一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在别人看来,我是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补队员,但我感觉却挺好,把自己当成了全能的主力队员。
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喜欢语文。因此,几年里我没有停止过恳求领导,要求更换岗位──教我最喜欢的语文。1991年,我终于如愿以偿。
“打杂”的五年,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我也会不自觉地把音乐、美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形式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