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价值,很简单的概念,用起来却很复杂,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得慢慢看,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充分利用好年金险。
在讲现价之前,
劳拉得先从年金险市场的现状切入,
并结合产品的适合人群,
最后,以产品举例分析现价的用途。
一、年金的情况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年金一般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两种。
“即期年金”是缴付完保费后立马就可以开始领取的年金。交完钱,就可以直接领钱,没体现保险的保障功能,所以为了响应“保险姓保”的号召,2017年之后这类产品就没有了。此处不做讨论。
“递延年金”则是投保人先缴纳保费,然后保费在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的累积生息,获取投资收益,直至某个时点(比如投保人退休的时候)才开始领取年金,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就是这种保险。
根据开始领取的时间、领取的总时间长度不同,市面上的年金大概是这几个分类:
第一种,领得早,领得短。比如给孩子买的教育金,从0岁开始买,18岁开始领,领到22岁,合同结束。劳拉之前聊过的渤海人寿的大富翁就是这种。
第二种,领得早,领得时间长。比如交费开始的第五年就能领取,能一直领到去世。这个门类中,有华夏的华夏红,光大的安鑫禧等。
第三种,领的晚,领得时间长。早期不断交保费,在约定的年龄开始领取直至去世——大部分养老金都属此类,比如信泰如意享,天安逸享人生,信美互信一生等。这类就比较多了。
第一种,合同年限较短,最多不超过22年,能利用的时间较少。
第二种经常与万能险搭配,我们今天只探讨年金的部分。
相比下,第三种的现价比较灵活。
二、适合人群
年金属于理财,这个没人有疑问把。
年金可以看成是一个理财账户,到某一时间点后,固定返钱。
所以,年金的钱来源于两部分:
一部分是每年领的钱;
一部分是账户里剩的钱。
我们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年金。
第一部分,每年领钱。
这个很简单,直接比较就行。
以三个产品为例:
30岁的人,预算每年1万元交10年,60岁退休后,
A产品,每年可领取11260元,直到去世。
B产品,每年可领取11259元,直到去世。
两者接近,再看一个:
C产品,每年可领取13910元,直到去世。
单从这个属性看,上面列举的三个年金中显然C有优势。
这个评价简单粗暴,那是不是多的那个就一定好呢?
不一定。
推荐阅读:旗龙